國籍介紹
|
西班牙.王國 |
根據地 |
塞維爾 |
領地 |
馬拉加 瓦倫西亞 巴賽隆納 帕爾馬 希洪 特魯希略(開拓港) 畢爾包(工業港) |
人物 |
巴爾特薩爾 艾德瓦多 阿格斯蒂諾 伊耐斯 |
簡介
|
西歐第一的軍事強國 趕走伊斯蘭的勢力收復國土之後,迎回哈布斯堡家的國王 不但在西歐建立巨大的領土,更廣派艦隊在世界各地海域冒險 以建設一個日不落帝國為目標不斷地邁進著.
|
備註 |
西班牙 西班牙主線任務 |
|
葡萄牙.王國 |
根據地 |
里斯本 |
領地 |
法魯 奧波多 馬德拉 伯南布哥(開拓港) 維亞納堡(工業港) |
人物 |
阿爾貝羅.薩爾摩安特 迪亞哥.薩爾摩安特 胡安 瓦斯柯.達.伽瑪 |
簡介
|
海上商業的大國 由於面向大西洋的地利之便,因此成為最早展開遠洋航海的國家 不但到達非洲大陸西南端的好望角 更開拓出一條,能到達帶來無限財富的香料產地印度的航線.
|
備註 |
葡萄牙主線任務 |
|
英格蘭.王國 |
根據地 |
倫敦 |
領地 |
普利矛斯 多佛 愛丁堡 大開曼(開拓港) 樸茨茅斯(工業港) |
人物 |
萊薩.密德爾頓 威廉.密德爾頓 柯爾頓 克林格利奧.男爵 馬克格萊爾 |
簡介
|
北海的島國 為了從與法蘭西之間的百年戰爭的消耗中恢復過來 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將戰略重心放在海軍上 並為了防備不知何時會與歐洲大陸列強展開激烈的戰鬥 而不斷努力強化自己,整裝待發. |
備註 |
英格蘭 英格蘭主線任務 |
|
法蘭西.帝國 |
根據地 |
馬賽 |
領地 |
蒙彼利埃 波爾多 南特 加來 卡宴(開拓港) 勒阿弗爾(工業港) |
人物 |
朱利安.克勞倫斯 德.布羅依.伯爵夫人 奧古斯坦 奧格恩 伊萊諾 凱薩琳‧麥地奇皇太后 黎塞留 |
簡介
|
歐陸強權、文化藝術之國 藉由集權專制所形成強盛王朝結構的國家 然而因為新舊教衝突與貴族紛亂,再加上產業文化等影響 航海方面落後伊比利亞有半個世紀之久 然而,在一代名臣「紅衣主教」黎塞留的帶領下, 在外交、戰爭中屢屢獲得成功,為法蘭西的海權爭霸開啟序幕 「太陽王」路易十四在位期,法國陸海權攀至頂峰稱霸歐陸與地中海 |
備注 |
法蘭西 法蘭西主線任務 |
|
威尼斯.共和國 |
根據地 |
威尼斯 |
領地 |
第里雅斯特 扎達爾 拉古薩 加拉卡斯(開拓港) 科托爾(工業港) |
人物 |
維多利亞.奧賽羅 阿爾韋塞.奧賽羅 哈倫 古拉德尼格 朱利安.克勞倫斯 |
簡介
|
擁有『水之都』的美名 數百年壟斷了地中海沿岸貿易活動 曾經獨佔與亞歷山大的胡椒貿易長期榮華極致 最近東方軍事強國鄂圖曼抬頭,西方列強發現了印度航線 獨佔地中海財富的時代結束,斜陽時代已正在迫近. |
備註 |
威尼斯共和國 威尼斯主線任務 |
|
尼德蘭.共和國 |
根據地 |
阿姆斯特丹 |
領地 |
海爾德 格羅寧根 威廉斯塔德(開拓港) 鹿特丹(工業港) |
人物 |
佛雷德瑞克 埃克蒙特 柯倫 阿瑪麗婭 |
簡介
|
新崛起的商業國 有著萊茵河內陸水運的地理優勢 擁有龐大的運河網路,是個海陸運輸貿易的交流中心 為了擺脫西班牙的強權統治,正在進行艱苦的獨立鬥爭 擁有堅毅而勇於冒險的精神,創造了不的海上奇蹟可思議. |
備註 |
荷蘭 尼德蘭主線任務 |
|
鄂圖曼.帝國 |
根據地 |
伊斯坦堡 |
領地 |
特拉布宗 卡法 亞歷山大 阿爾及爾 |
人物 |
海雷丁.巴巴羅薩 |
簡介
|
強大的軍事帝國 國名來自創立者鄂圖曼一世,以伊斯蘭教為國教 全盛時期的勢力達亞、歐、非三大洲 擁有南歐、巴爾幹半島、西亞及北非之大部份領土 東抵:裏海跟波斯灣 南及:蘇丹與葉門 西達:直布羅陀海峽 北到: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 消滅東羅馬帝國後,定都於伊斯坦堡. |
備註 |
鄂圖曼帝國 歸化條件 |
神聖羅馬帝國

10世紀在中歐成立的聯合國家,在各個時代領土都有不同的變異,由波希米亞
、薩克森
、布蘭登堡等大小不同的諸候國所構成。
熱那亞共和國

位在意大利半島西北,以熱那亞為中心的小國,1499年至1528年由於國力經歷最底谷 ,期間受法蘭西王國與波蘭公國連續佔領。西班牙人和她的盟友,熱那亞的「舊貴族」們於熱那亞背後築起山城堡壘圍困該市,並於
1522年5月30日奪取了熱那亞,並令熱那亞置於殘酷的掠奪浩劫之下。當熱那亞海軍上將
安德烈亞.多利亞(Andrea Doria)聯合神聖羅馬帝國皇帝
查理五世驅逐法國人並維持熱那亞的獨立時,復興的跡象開始了。
瑞典王國
敕命任務
- 【敕命任務】:各自國家所發佈的任務,可取得中南美、東南亞許可證及運河許可證等。
其它國家
莫斯科大公國
位於鄰近北歐與西亞之間的大公國,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.瓦西里耶維奇後來登基為沙皇,建立沙皇俄羅斯帝國,與鄂圖曼帝國對抗,日後帝國發展成版圖疆域最廣的陸權國家。
卡爾瑪聯合
由丹麥`瑞典(包括部份芬蘭)`挪威(包括冰島與格陵蘭)三國建立的同盟國,16世紀初瑞典退出同盟與俄羅斯等鄰國爭霸海權。
漢薩同盟
主要以中歐與東北歐等國家的組織結成聯盟。與卡爾瑪聯合分庭抗禮。與瑞典為敵對關係。
普魯士公國
前身為漢薩同盟隸屬的條頓騎士團。
宗主國.普魯士王國原本是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籓屬的諸王國之一,1466年因敗戰於波蘭王國簽署<<托倫條約>>,成為波蘭的附庸國,直至1525年條頓騎士總團長.阿爾布萊希特,受馬丁.路德影響,改信路德宗教派,對抗教廷,成為普魯士公爵建立公國。
波蘭立陶宛聯邦
是在16世紀時,波蘭與立陶宛合併組成聯邦,成為歐洲的一個大國。政權是半聯邦半貴族式共和,史稱第一共和,首都為華沙。
印度(蒙兀爾帝國)
位在亞州南部印度次大陸的國家,該國有著歷史悠久的印度古文明,15世紀末,渡海而來的歐洲商人逐漸開始認識到印度的重要性,並積極在此開闢殖民地。
麻喏巴歇(南洋)麻喏巴歇(1293~1500)又名滿者伯夷,是南洋的一大王國,以今日的泗水為中心,疆域廣達爪哇島、馬來半島南部、婆羅洲、蘇門達臘、峇里島;14世紀末的哈亞‧烏魯克(Hayam Wuruk)在位時為極盛期,連泰國南部、菲律賓、東帝汶都被其所征服。後為東爪哇王國所取代。
明朝(中國)
明朝(1368~1644)是中國史上最後一統之漢族王朝,歷經16位皇帝。明太祖定都於應天府(今南京),所轄區域稱為京師;1421年明成祖遷都順天府(今北京),北平布政司升為京師,原京師遂改稱南京。明朝已發展至前工業化時代的極點,當時世界最繁盛的幾個城市都在中國。
李朝(韓國)李朝(1392~1897)是東方最攸久的王朝之一,歷經27位君主。李氏朝鮮雖向中國稱臣,但擁有高度的自主性;王國內發展出精緻的工藝文化,並擁有許多獨一無二的珍奇物產。
德川幕府(日本)
又稱江戶幕府(1603~1868),是日本史上最後一個武士政權,因位在江戶(今東京)而得名,由幕府大將軍主宰分藩封建,天皇有名無實;社會文化與商業活動極為發達,江戶是當時世界最大城市之一。
那不勒斯王國(拿坡里)
那不勒斯王國(Kingdom of Naples) 由中世紀到1860年義大利半島南部的國家。在政治上常與西西里聯合。
西西里王國
馬木魯克王朝
叛國
本遊戲除了當初你選的國家外,仍然可以更換國家,只要達到一定條件,然後到王宮中,找投資npc ,選擇:
亡命,就可以更換國家!但是也要付出一定的代價。